info@dailypost.com.cn
 
info@dailypost.com.cn
首页  |  视野
VR爆发转折点在今年?深度沉浸、寻找下个元宇宙入口
2022-03-20    来源:    475
导语:深度沉浸、寻找下个元宇宙入口


人类想方设法要从现实通往虚拟世界的欲望从未停止。19世纪,英国物理学家兼电机工程学家查尔斯.惠斯登(Charles Wheatstone)利用双眼视差,制作出可看见立体图像的立体镜。


时至今日,VRVirtual Reality,虚拟现实)设备被视为登入元宇宙(metaverse)的入口,让人们距离身历其境体验虚拟世界,又近了一步。


VR商业进展的转折点就在今年?


由于VR需要搭配内容,所以过往VR大部分被应用于影视与游戏产业。1995年日本游戏大厂SEGA(世嘉)推出Sega VR、任天堂(Nintendo)推出Virtual Boy等产品,游戏产业重量级杂志《PC GAMER》在来年出刊的封面故事就大力称赞:「VR是游戏业的未来。」

 

尽管这已经是VR设备推出后,最接近商业成功化的一次,但VR的发展终究受阻,遇到不少技术瓶颈,包含游戏内容过少、价格昂贵、使用体验不佳(3D晕眩)、不便携带等。任天堂的Virtual Boy在北美发布3.5个月后,出货仅35万台,最终成绩远低于预期的150万台,甚至在2007年老牌游戏杂志《GamePro》报导的「史上销售最差的10款游戏机」中,排行第5


2014年,Facebook20亿美元收购VR科技公司Oculus,其后三星(Samsung)、宏达电(HTC)、Sony(索尼)、Razer(雷蛇)等企业相继投入,再次推动VR设备的商业化进程。2018年上映的电影《一级玩家》,无疑也是VR设备最好的宣传,只要戴上它,眼前就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场景。


及至2021年,存在多时的VR设备,随着网络带宽、芯片、软件等技术成熟,设备成本也愈来愈低,乘上「元宇宙」概念的列车,人们再度重视沉浸式体验,盼来虚实整合新契机。

 



从全球资本流动的规模也可以看出端倪


2019年、2020年是VR/ARAugmented Reality,扩增实境)市场寒冬期,创投挹注资金分别仅有19亿、17亿美元;到了2021年,在新冠病毒(COVID-19)与元宇宙的推波助澜下,创投投入资金翻倍成长,达到39亿美元。企业和资本市场的关注,意味着将有更多人才和资源投入VR开发,解决各种运作上的技术问题,包括更新率、分辨率、续航力、计算能力、可携带性、重量、舒适度、内容等。


展望未来,VR设备的发展之于元宇宙,就像一场「必胜的持久战」,不但要有体验极佳的沉浸感,可以长时间配戴的舒适度,还要有足够丰富的内容可供探索,更重要的是,硬设备的价格还要够亲民,才有机会达到Meta创办人马克.祖克柏(Mark Zuckerberg)所说的VR关键转折点:售价在200美元以下、年销量达到1000万台。


以目前一体式VR装置(all-in-one,不必嵌入手机)Oculus Quest 2零售价319美元,以及市调机构IDC(国际数据信息)预测2022VR设备出货量突破千万台来看,转折点或许相当接近了。再者,据传苹果公司2023年将推出VR/AR头戴式产品,以过往苹果的产品力来说,有机会带动一波虚实设备大流行。

 



寻找下一个「元宇宙入口」


同样是消除虚拟与现实的边界,常跟VR放在一起讨论的AR,有着截然不同功能:VR把人类带进虚拟世界;AR则反向把虚拟带到真实世界。为了要跟现实世界高度融合——例如虚拟角色要能感应现实世界的高低起伏——以及AR设备要能融入日常生活中,让其商业化脚步比VR慢上许多。


最著名的AR设备或许是2014年发售的Google眼镜(Google Glass),虽然一度拿下《时代》(TIME)杂志年度最佳发明,但显然叫好不叫座,在2015年即宣布停产。Google眼镜诟病之处很多,像是配有一台相机,引发企业机密外流、电影院偷录像等隐私问题;售价上也相当不亲民,单副要价1500美元、功能却远不及手机。此外,用户会为了要看右眼屏幕分散注意力,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。


但如果把范畴缩小到软件,2016年推出的《Pokémon GO》就是最好的AR代言人,全球下载突破6亿次,公园路边的「宝可梦人潮」也历历在目。


所以虽然AR也在元宇宙发展上与VR齐名,但道路更加艰辛。因此有人把更先进的脑机接口(BCIBrain-Computer Interface)视为下一代元宇宙入口。

 



如同电影《黑客任务》,插入主角尼欧(Neo)脑后的传输线,用意识直接与计算机沟通。美国医疗科技新创Synchron成功让渐冻症患者仅凭「意念」打出文字,正是透过脑机接口,且仅需透过微创手术、不用开脑手术并插入数根手指粗的线路到脑袋上。


而特斯拉执行长伊隆.马斯克(Elon Musk)参与创立、专注研究神经技术的公司Neuralink,日前也成功在猴子脑中植入芯片,让猴子可以透过意念控制光标来玩小游戏,是相当重要的进展。


考虑到元宇宙是多重体验的世界,如果眼、耳、 鼻、舌、身的体感都能用电子讯号直接用芯片传递至脑中,脑机接口的确值得期待。不过,在今年2月,Neuralink被控诉接受实验的猴子受到非法虐待,虽然Neuralink很快地出面否认,但实际死亡(含安乐死)的猴子数量过半,看来距离人体实验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