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为受到美国制裁开始至今已经两年有余,而近日发布的最新年报中,尽管营收呈现大幅度下滑,获利却反倒大涨超过7成,显示他们在严厉的封杀下,也正在找寻新的机会。
华为2021年年报中,过去一年营收为6,368亿人民币、较前一年下降28.6%,净利则达到了1,137亿人民币、较前一年上升了75.9%,不过其中包含了出售智能型手机品牌荣耀带来的一次性收益。
成功度过2021,但仍要为生存而战
华为财务长孟晚舟也睽违多年再次现身于财报会议上,她曾因涉嫌诈欺在加拿大度过了近3年的保释生活,去年9月与美国达成缓起诉协议后才正式返回中国。孟晚舟表示:「虽然2021年营收下降,但我们的获利、创造现金流的能力都在增强,且我们面对不确定性的能力更强。」
华为轮职董事长郭平表示,他们成功度过了2021年,但华为仍然需要为生存而战。
若从各业务来看,营收下滑最剧烈的是消费者业务,幅度达到49.6%,滑落为第二大业务,这也是受到美国打击最剧烈的领域,美国的制裁导致华为的手机能使用Google的多项服务,同时面临更大的芯片短缺问题。
这导致了华为在中国海外市场的销售暴跌,并难以供应高阶手机所需的先进芯片,2020年8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就透露,「很遗憾『Mate 40』搭载的麒麟9000芯片,将成为华为高阶芯片的绝版品。」同年,华为更宣布出售旗下手机品牌荣耀。
外媒《日经亚洲》引述以赛亚研究分析师Eddie Han的看法指出,今年华为的手机出货量可能会再下降1000万,至2,000至2,500万部之间。相较之下,华为2020年的手机出货量数量达到1.89亿部。
而对于俄罗斯遭受制裁,有意使用华为鸿蒙系统的消息,华为则表示,他们暂时没有打算在中国以外地区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。
虽然华为的电信业务也受到美国打压,但目前仍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,5G技术也取得矿业、港口等多元领域的订单。这次年报中,5G业务所属的营运商业务营收小幅下降了7%,而企业业务则微幅上升2.1%。
「我们预估华为的智能型手机业务会继续下滑,俄罗斯受到西方制裁,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安定因素。」该分析师表示,「虽然出货量较小,但华为一直没有停止对新技术的投入。」
加码投资人才、拓展业务方向,华为试图突破美国制裁
事实上,华为也在财报中强调,2021年的研发投入处于近10年的最高位,从事开发的人员占全体员工数的54.8%。
且即使营收大幅衰退,华为不仅不裁员,今年更计划再招募1万名以上的应届毕业生。「这些年来,我们的团队承受很大的压力。但我们的策略也变得更明确,我们会继续投资人才与研发。」孟晚舟表示。
「只有优秀人才才能解决华为现在的困难。」郭平指出。
为了突破美国的制裁,华为近年一直拓展业务领域,从电动车、矿业到太阳能,试图利用他们在5G、软件的技术优势,协助各个产业智慧化,挖掘更多新商机。去年4月,华为公布了5种自驾技术解决方案,并与北汽新能源合作,推出第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电动车。
余承东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,目前中国的传统车企从销售、设计到体验等全方位落后,因此华为需要入场,协助各个车企解决这些问题,并信心喊话要超越特斯拉、奔驰、BMW等竞争对手。
不过,对于外界一直揣测华为是否会加入「造车」行列,郭平也重申华为不会造车,而是要利用他们的技术协助车企,「华为不造车,但我们要把我们30多年累积的ICT能力,和汽车行业深度融合,帮助车企造好车、卖好车。」